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工作动态 >> 正文

“政”防疫 | 云授课云学习,别有一番趣味!(二)

[发布时间]:2020-03-29[浏览次数]:

“政”防疫 | 云授课云学习,别有一番趣味!(二)

按照学校的部署和要求,万泰平台贯彻“延期开学不停学”的指导思想,于217日全面启动在线教学。万泰全体任课老师充分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根据具体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等,因课制宜地选择多种授课模式,利用线上SPOC教学👳🏼🎽、速课、同步课堂等模式开展了在线教学活动🧔‍♂️,并与学生保持密切地沟通和联系👩🏽‍🦲,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在网络平台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和教学任务,根据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对课程资源进行更新、完善和维护👨🏻‍🌾,确保疫情期间线上教学高质量有序进行。

下面,让我们走近任课老师和同学们,看看他们对线上教学的看法吧~

01

资环系副教授 柴铎老师🦻🏽:作为万泰参加学校线上教学的第一批测试教师,结合自身本学期教授的三门课程性质,分别探索了两类线上教学模式。经过一星期尝试,有一些心得体会,有利于自己下一步完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面向专业学生、规模较小的专业课教学。本人采用“速课+课件和讲义阅读+在线答疑+主题讨论+课后手写笔记评阅”的模式。在线上“章节”中编制好本讲讲义,上传wordppt设置任务点、翻页时间,同时上传与本讲内容相关的主题视频🥧,增强课堂内容的丰富性,有利于学生快速建立本讲主题印象、代入场景。开课前,首先建立QQ群,方便通知协调。开课后,采用课前、课后双点名方式控制到课率;课堂中除小测验外,设置讨论主题要求全员参与。特别是要求学生阅读讲义手写笔记拍照在讨论区上传👨‍👨‍👦,教师评分。在一周教学中,学生手写笔记非常认真,取得了不亚于线下的效果🦤。

二📌、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本人承担了“国家地理与地方民俗文化”、“世界地理与各国社会文化”两门课程𓀁,人数不多但也有120100人。由于课程特殊性🤱,仅靠讲义阅读难以满足需求。因而采用“速课+课件和讲义阅读+QQ同步语音全程讲授”方式授课。课前建立QQ群,同样采用课前、课后双点名方式约束到课率。课中🚵‍♂️🙇‍♀️,一方面要求学生按照章节内容完成任务点、取得相应分数🏄🏿‍♀️。另一方面同步语音电话全程讲解100分钟课程内容。从学生反映看🤠,教学效果能够保证。但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平台功能,丰富线上课堂形式和内容。

体会: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是未来趋势,必须加强自身线上教学技能。线上交流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理解问题📙、接受知识的速度差异,也能提高学生参与度。但没有课堂气氛、难以看到学生状态🔓、特别是有时难以形象地传授知识还是有点着急。相信明天会更好🧸!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12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25

02

公共事业管理系副教授 李海明老师🧎🏻‍♂️:

讲授课程🧟:《社会保障管理》

为了真正地做到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同质等效”,必须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设计教学思路和教学内容💩。经过反复推敲和修改🌎,我最终决定选择“同步课堂讲解+学生观看视频+阅读文献+回答讨论问题+同步课堂答疑”的模式🧡🏪。采用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在线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厚度,突破课堂教学一份PPT讲到底的限制。

在设计线上教学内容时,我特别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必须要让学生“动起来”🪔,通过设置一项一项地教学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教学任务,达到“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目的🧛‍♂️。在教学内容里🧑‍🧑‍🧒‍🧒🧝🏼‍♂️,除了以往课堂教学的讲义之外,我增加了大量的视频🧑🏼‍🦲、文献🕉、案例等素材👨‍🦱🐦‍⬛,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避免课堂教学形式产生、学生易产生注意力疲劳的问题。

这种线上教学的模式,让教学的“容量”大大提高🌎。学生课后反馈,时间比较紧张🤦‍♀️,还有一些讨论观点没来得及写出来🤸🏽‍♀️。2小时45分钟的上课时间,学生观看了40分钟的视频、阅读了15页讲义和20页文献、完成了接近1.5万字讨论发言(平均每个学生约850字,我对每个人的发言都一一阅读和评论)⤵️,最后还有15分老师讲解、30分钟的答疑时间。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的“知识密度”🤼‍♀️,比课堂教学高出很多。通过讨论区的发言可以看出🏄🏼‍♂️▫️,学生都进行了独立的总结和思考,让学生从“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这无疑是评价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评价指标。

在我看来,线上教学最重要的一点是师生角色的转变,老师不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网络上各类资源极为丰富,学生除了在课堂上,也在接触大量的信息➿,怎么教会学生把接触到的大量信息整合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教学最根本的目的🌱。线上教学过程最有趣的一点细节是👨🏼‍🍼,感觉同步课堂直播没有“送火箭”或“点赞”功能有点遗憾(玩笑,玩笑)🤫。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28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31

03

国际政治系张旗老师🏜〰️:

课程:《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在开学之前,根据本课程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广泛阅读文献的特点,我制定了详尽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进度安排,列出阅读文献细目并将文献发给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学习🙇🏻。在第一周的在线教学中🤔,我采取“速课讲授+文献荐读+直播/线上答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让学生高效掌握课程知识点👨‍❤️‍👨,另一方面保证学生有时间阅读文献,加深理解课程内容🧑🏻‍🤝‍🧑🏻🚵🏽,同时通过直播答疑和课后线上答疑的方式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惑。这种线上教学方式不仅解决了学生无暇阅读文献的缺憾🍃👩🏻‍🦱,也确保了师生互动答疑的高效性↕️,不仅未影响到正常的教学安排,或许更能让学生学有实效⛱。在线上教学中师生之间主要通过语音和文字来沟通,师生的注意力都更加集中〽️,专注于语音和文字所传输的思想和知识,在这个特殊时期,尤其增添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神圣性和使命感。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35

04

公共事业管理系杨素红老师💆:

讲授课程:《大数据与公共管理》

在略感紧张又有些好奇中🗝🪺,我完成了开学第一周的线上教学。紧张的是🥴🔬,平生第一次在虚拟课堂与学生隔空对话,时而担心网络不顺畅、平台不给力等意外情况发生,多亏准备了一些预案😞,比如组建课程微信群并告知学生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应急措施等🎪,总算平稳地划过一些小波澜(参见图1)💁🏻‍♀️。好奇的是,在“单盲”或是“双盲”的视听环境下,课程进度和学习效果究竟会怎样?考虑到课程内容的编排特点以及教学平台的承载情况🗽,这一周我主要采用了“同步语音讲解+学习Mooc课程+案例分析/平台讨论+答疑”的教学模式🔧,并将面授为宜的教学内容(如软件的操作和练习等)调到了教学进度稍后的环节。此外🎤,我对平台上的讨论功能“加戏”,鼓励学生除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外👨🏽‍🎓,还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回应,达到师生互动、同伴互动的目的(参见图2)🍽🛀🏿。通过同步查阅,我发觉很有必要及时关注各位“楼主”的发言🧘🏼‍♀️🧤,避免“楼”被带歪🙎🏼。让我惊喜的是,同学们参与讨论的状态越来越好🚺🤾,不仅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值得肯定🚣🏽,而且相互回应很顺畅。经过一周的调试,接下来针对某些教学章节,我计划设计一下虚拟的翻转课堂,即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做好预习和准备👉,课堂注重线上交流、答疑和讨论🛰。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39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42

左图 本科生课程《大数据分析与公共管理》微信群的应急功能

右图 研究生课程《教育金融学》的讨论记录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45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48

05

公共管理类19-1班张宏伟

线上教学🦹🏿‍♂️,线上学习🟩,线上答疑👋🏿,对绝大多数老师和同学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从周一吐槽线上平台不断崩溃👩🏼‍🚀🤡,到周五在各个app间切换自如,跟紧老师的步伐,经过一周的磨合,大家都回到了最佳的学习状态,朋友圈里也不乏有同学晒出自己学习笔记👨🏽‍🦳,调侃今日的课堂体验。

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线上教学之下的学习方式更加多元了🤽🏿。授课老师们选用学习通,微信🛌🏿,腾讯课堂等多个平台进行教学,同时也将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上传到了网络上,增强了大家的学习自主性👩🏻‍🦽‍➡️,虽没有了老师的现场指导⚁,但学习也更灵活了🔴,对任务的处理也更具弹性🙇🏻‍♂️。课堂上,大家在讨论区里积极讨论,回答老师在课堂上布置的题目,或是探讨刚刚遇到的问题。课下💇‍♀️,线上平台让答疑的时间尺度拉长了💓,平时一周只能见几次面的老师与同学们的时间距离更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更频繁了,对于问题的提出和响应也更迅速和便捷了。

凛冽不起🤾🏼,酷寒即逝🧑🏼‍🔧🧑🏻‍🦲,惠风和畅,春意潮动👩🏽‍🍳。疫疾将去,线上学习也将会成为在这次疫情期间的独特体验。望明媚春光中,再与财大相会🕵🏼‍♂️!

06

公共管理类19-4班何绍斌

听说我财要开网课之后🧙🏼,内心还是有点小小的激动和不安的🤏🏼。面对这样一种全新且陌生的教学模式🧥,不免会担忧是否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还能和老师正常的进行学习上的沟通🏄🏻‍♀️,同时又对网上学习这种新颖的方式感到了好奇与跃跃欲试。因此,为了网课的正常进行🔲,我们做足了准备:下载了各路直播app、迫不及待预习老师给的课件资料🏖🧑🏽‍🎨、早早打听好教材准备好🪤。

怀着激动不安的心,终于熬到了217开课的日子🧛。仍然记得第一节课“学习通”就变成了“学习堵”,好不容易进去了老师又找不到签到的地方,全班同学一起帮忙摸索,但是很幸运最终课也是顺利完美的结束了↩️。开网课无论对于我们学生还是老师,想必都是“第一次”,每个人都在摸索着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老师们为了让课堂形式丰富起来🤴🏽,开辟了课堂直播👊🏼、视频会议、线上讨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这里给我们的老师手动点个赞!

可以说,线上教学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我们似乎在经营自己的养成游戏🧑🏼‍🍳,设置自己的培养方案。线上教学赋予了我们拨动课堂的时间轴,自主选择课表学习的能力🖖,对于平时喜欢自学的同学🪔,真的是再舒服不过啦!虽然这次的疫情使得我们的线下面对面交流学习变得几乎不可能,但是我相信通过网络学习的多种途径✥,我们仍可以在线上遨游学习的海洋,碰撞思想的火花🫷,同时也期待着不远以后我们在校园里的相见!

07

行政管理18班彭珮文

估计谁也不会想到,“到那时(2020年),学生们不用去学校,在家里就能上课”这个来自2003年的一个普通学生的作文命题竟然成了“神预言”🈯️。也不会有人预料到网络教学普遍化竟然到来地如此之快。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我们提前带入到了普遍化网络教学时代。

网络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突破时间的局限,这一点也是我最喜欢的地方——课程可以看回放👩🏼‍🏭。这样一来,听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上课听漏的地方可以反复地听,直到理解和掌握为止。对于知识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通过会看视频进行相应地复习。从这方面讲🔊,网络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

还有一点,就是网络教学可以突破空间的局限。上课的很多补充资料是来自于MOOC等平台的优秀录播课程🤦。这样一来🐥,可以接触到很多其他优秀老师的授课。此外🐊🪲,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老师们都会上传一些相关资料👆🏼,对于我么学生来说🧑‍🦼‍➡️,大多数电子资源和材料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

此外,对于我们学生来说🫦,线上教学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听清授课内容。对于我来说💣,这就省去了每天大清早地去教室占座的烦恼。

目前为止,网课给我最深的一个体会之一就是网络教学拉近师生距离🛌🏽。比如我们老师在群里通知我们消息的时候会发颜文字与表情包🧑🏻‍🤝‍🧑🏻,语气也十分可爱🤦🏽‍♀️,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温柔的大姐姐。在群里,大家都少了一份拘谨,这更有利于气氛的营造与活跃。

一千个师生中有一千个学习通。当下网络教学是教育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契机👨🏽‍🍼,可以称之为一场广泛的教育变革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与学生的磨合,需要网络平台的改良优化。我们都在探索的过程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探索下,我们一定会找到最合适的线上学习的方法👩‍🦯,实现理想的学习成果。

08

城市管理18班王雨琪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隔空相见,我们迎来了春季新学期,共同开启了在线教学开学第一周。空间的距离,割不断师生们心与心的连接也挡不住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

云端授课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提供了跨时空的学习环境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校教育转变成了开放式教育模式。同时在线学习的方式提高了我们上课的参与度🧏🏼‍♂️,交互方式更加高效➡️、多样而非传统课堂的灌输式学习。在平台上我们可以尽情各抒己见,自由讨论,与学习伙伴互动、协作、交流。同时同学们可以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有充足的时间整理思绪,回顾课堂内容。

这一周师生云端相见,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与我们协同发展✋🏻,共同摸索。班主任王伟老师在开学前一天的班会中提倡我们建立网络学习策略清单🙋🏻,并且建议我们建立“春日里的阳光”学习互助小组机制、“当日事当日毕”学习问题反馈与清零机制以及“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共同学习成长日志记录机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钟俊平老师同我们共同探索学习通的各种隐藏功能😆,还与同学们一同分享生活。城市土地与住房管理课的柴铎老师通过分享课堂笔记的方式督促我们专注课堂🧑🏿‍🌾,并且向我们展示逻辑清晰、用心记录的笔记。

希望同学们能跟随老师在这次时艰患难中继续一同探索网络学习的魅力,充分展现乐学之举与自觉向学的风貌。众志成城抗疫情,春暖花开会等人🧘🏿‍♂️。待寒冬过去,我们校园重聚!

09

公共事业管理18班 刘英豪

受疫情影响以及“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大中小学校广泛展开了线上教学,即网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在老师和班级同学的帮助下🧸,在试开课以及已经进行的开课,较好适应了网课教学的模式,个人有以下一些感受: 

首先,“干货”资源充足共享,比起直接的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由于交流互动的不便,有效信息传达详细🤾🏽、到位对老师来说有很大的挑战,因此,老师们会选择在网课前、中和后期上传大量“干货”,这些资料都是老师们认真整理的。这些资源广泛的的共享🧘🏼‍♀️,提高了资源的获取质量🦓✦,我很喜欢这样的资源分享方式。其次🧘‍♂️,新颖的教学方式和风格让互动更有趣👩🏻‍🏭,由于是在线上教学,在互动过程中↙️,由于同学们和老师处在互相不见面状态下,参与互动时的顾忌就少了很多,就像是在跟朋友聊天🖥,讨论中有难点但是也多了份欢乐🦵🏽,这种线上教学的新鲜感让课堂充满欢乐。然后,考勤的准确和及时性𓀖,由于电子考勤方便有效🫃🏼,老师们在发布考勤时,轻轻松松,并且考勤形式多样🚵🏽‍♂️👩🏿‍💼,讨论考勤、作业考勤以及小测试考勤督促的作用很大,同学们参与课堂很及时。

在第一天的线上教学中,有许多有趣的小插曲🍽。比如🦛:

会有超级“声优”老师🧖🏻‍♂️,老师在线授课时“听声不见人”,但是老师讲话温柔,语言风格相当吸引人📞,让人听课特别入迷,整堂课都在欣赏老师的声音💇🏽‍♂️;

也会有直播“老手”🙌,我就有一堂课老师,尽管在教学缺少文稿支持中💁🏻,仍能继续热情授课,上课时的幽默语言风格让互动很积极🕙🧏🏽‍♂️,整堂课都充满着欢乐👨🏻‍🦰;

这里还有生活气息很浓的网络教学,老师网课环境就是在家中,所以会遇到老师的家人等,以及见到老师的个人生活🍷,这样更加增进我们的交流📇🧑🏿‍🍳,也进一步了解了最不容易了解的老师的日常生活状态🧖🏻,这样的情况恐怕是线线下授课绝对遇不到的情况。

总之线上授课是在特殊情况下的新尝试🐀,在正式上过老师们的课之后,我真心发现老师们备课很用心🧞‍♂️,课堂上一直询问我们的建议👁,探索和尝试适合我们的教学方法。经常会遇到老师在凌晨还在调试教学系统的摸索🪸,老师们很辛苦地在适应线上教学。当然,作为学生的我,也在尝试🧛🏿‍♀️,尽快融入到新的学习方式中🦒。愿疫情阴霾早日散去🐗,想尽快见到线上教学中可爱的老师们!

10

行政管理17班吴凡

由于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学校延期开学,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这并不能阻挡学生们学习的步伐。由此,网络线上教学,教师屏幕授课🛕,拉开了这个非常学期的帷幕。

我是万泰平台行政管理专业17级的学生,经过一周的线上学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不能面对面与老师交流学习,但是同学们学习的劲头分毫不减,并且都在努力帮助老师探寻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

下面来分享一下我班线上授课的具体方式。我们万泰使用超星学习通作为授课以及学习记录的平台,因此,所有课程老师都会在学习通上发布签到任务、课程资料、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同时🫷🏽🏇🏽,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的教学视频,分配出一段课堂时间让同学们自行观看🙁,并针对同学们有疑惑的地方在线解答。这是基本的授课方式⏲。但是🦹🏽‍♂️,由于学习通软件经常崩溃🧖🏻,所以之后,我们老师又进行了陆续的完善与改进👮🏻📫。像引进腾讯会议🧑🏿‍🏫、采用QQ群语音🛀🏽、使用QQ分屏、微信群讨论等等,这些措施都让同学们更加融入到了课堂学习中🧓🏽,通过与老师、全班同学在线语音🤟🏽,保证了每个人的参与。就目前我个人而言,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QQ开展群语音通话,老师将ppt以及教学资料通过分屏的方式分享在同学们的屏幕上,老师在线实时讲课🏄‍♀️,同学们在听课期间闭麦,在回答问题以及提出疑惑的时候开麦,小组成员可通过微信视频通话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发布在学习通的讨论区,之后老师进行讲解。通过这些方式,我们的学习进度并没有受到较大的影响,老师的教学计划也在正常进行💄。

现在来说一下我个人。因为是线上学习🧱,所以自我管理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我会打开学习通及时签到,并预习发布的资料,坐在电脑前,戴好耳机等待老师上线🧑🏻‍🌾。我认为,虽然是在家学习👶🏿👨‍💼,但我们仍应该像在教室中学习一样要求自己🚕🙇🏼‍♂️,端正态度🤟🏿,认真听讲。

线上授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是第一次🆒,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我们都在努力适应、努力改进。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线上授课的进行会更加的顺利;在全国人民积极抗疫的行动下🫴🏼,我们的非常学期也会很快结束!让我们期待,一起在校园里🙎🏼‍♂️,去迎接春暖花开。

11

城市管理17班戴晓冕

十分开心在新的学期见到各位老师们,憋在家里太久,真的是太想开学了!看到老师们都通过各种努力为我们提供在家学习的课程,在此由衷地说一句🫅🏼:老师们辛苦啦!

 

城市管理17班的老师都通过学习通上传了课件🧑‍🧒,大部分老师都上传了教学视频。个人感觉教学计划的体量有一定量的缩减🔼,但是整体的影响不大。老师们也都积极与我们互动👨🏻,有的在学习通上发表讨论或者直接在学习通的班级群发出问题,有的老师在微信群提出问题。由于学习通的直播效果不佳,多老师都尝试了借助其它平台进行授课和互动。此处特推荐《区域经济学》采用的QQ群的电话会议功能👨‍👨‍👦‍👦,经过最新的更新变得更加稳定,也增加了全员静音的功能🚭。

线上授课对于上课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课上讲的东西更加精简,于是我做了一定量的预习,根据老师课前提供的思考题在教材上先行画出重点,提前观看老师的视频💟,上课的时候和老师的互动也变得更有效率🧑🏽‍🍼。

通过一周的熟悉和了解🤌🏼,越来越喜欢上线上学习的平台。在平台上🌍,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个性化地安排时间。虽然不能面对面的交流🙆🏽‍♂️,但是与老师的交流仍然是通畅的。另外学习通允许我们学习学校的所有课程🛌🏼,这点让我十分惊喜!傅强老师的《计量经济学》、路乾老师的《制度经济学》等我想学的课程,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享受与其他班级相同的学习资源!此处建议学习通开放允许我们将校内其他课程加入各自首页“我学的课”,方便我们掌握关注课程的课程信息。

12

万泰平台2019级博士生 邢普耀

身在家乡,思在课堂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也让我们也走进了新颖🧑‍🔧、前沿的学习课堂。

随着学校线上教学的如期开展🦋,学习活动顺利进行,我们也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高效👩🏼‍⚖️🤷‍♀️。作为博士生,论文写作课是我们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由姜玲老师、于鹏老师、张剑老师等7位老师共同授课,采用超星平台为主,微信群为辅的方式进行。第一节课前,姜玲老师在平台发布了有关研究论文类型的讨论👒,引导我们寻找适合的文献✍️。课上,张剑老师针对何为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价值等内容进行了讲授😱,并根据自己的学术经历,向大家分享了文献阅读、论文写作和投稿的经验📩🌴。此外🚵🏼🎱,张老师还尝试让我们站在审稿人的角度讨论文章🙍🏼‍♀️🟦,在形式创新的同时也强化的学习效果👨🏻‍🎤。

对我来说🤿,虽然是第一次进行线上学习,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我仿佛置身中财的线下课堂。课前的贴心提示🫲🏿,课后的意见询问🌿,无一不体现出老师们的责任与热情🔛。虽然疫情使我们与学校相隔千里🧘🏼👩‍🍼,但有学校的贴心服务和老师们的关心帮助🌋,我相信我们可以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高效率地做好科研工作。

微信图片_20200327093150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在尽力尝试着不同的方式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今网课上线,停课不停学,我们更应该做到绝对自律,不放松一丝一毫🌼。同时,我们更应明白,保障如今线上教学有序进行的背后是无数个辛勤的老师们🚵🏼‍♂️,不停备课,不断尝试🧗🏼🚣🏼‍♂️,只为能给我们一个高质量课堂🤷‍♂️。老师,您辛苦了!云端相约,教学相长🙂;师恩难忘👩‍👩‍👦,唯以佳绩报💪🏼。

万泰平台专业提供:万泰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泰平台欢迎您。 万泰平台官网xml地图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 万泰平台